Google Antigravity 介紹:與 Cursor 等 AI IDE 工具差異分析
Google Antigravity vs. Cursor 等 AI IDE 深度比較: Google 推出「Agent-First」開發工具 IDE Antigravity,搭載 Gemini 3 Pro,挑戰傳統 AI IDE。它讓 AI 代理自主規劃、執行程式、甚至控制瀏覽器完成端到端任務,並以「Artifacts」機制提供透明、可核查的工作記錄。這標誌著開發模式從「人機協作」邁向「全代理指揮官模式」。
TL;DR (重點摘要)
- 定位革命: Google Antigravity 是全球首款「Agent-First(代理優先)」程式編寫 IDE 工具,於 2025 年推出,標誌著開發模式從「人類編寫」轉向「AI 自主規劃與執行」。
- 核心技術: 平台由 Gemini 3 Pro 提供動力,並支援 Claude Sonnet 及 GPT-OSS 等第三方模型。
- 主要創新: 導入「Artifacts 驗證機制」,確保每個代理任務都有透明、可核查的成果(如計劃、截圖、錄影)。
- 關鍵優勢: 代理具備跨界面自主操作能力,能直接控制編輯器、終端機和 Chrome 瀏覽器,實現端到端的自動化測試與功能驗證。
- 市場對比: Antigravity 挑戰 Cursor/Copilot 的「人機協作」模式,提供更高層次的「指揮官模式」,讓 AI 執行更複雜的任務。
目錄
概念與願景
Google Antigravity 是 Google 2025 年推出的全新「agent-first」程式編寫 IDE,基於VSCode架構開發而成,設計理念是:AI 不再僅僅是程式輔助工具,而是可以自主規劃、執行與驗證任務的「主動型團隊成員」。該產品嵌入 Google 最新大模型 Gemini 3,同時也開放支援如 Claude Sonnet、GPT-OSS 等第三方 LLM,強調多代理協同、自動化開發、可核查成果。
Antigravity 不只是替代傳統 IDE,而是重新定義開發者的工作流——從「人類主動編寫」進化到「AI 自主規劃與執行、人類負責指揮與審核」,這也讓 Vibe Coding 的開發工具多了一項新利器。
主要特色
1. Agent-First 架構
- 多代理並行:允許多個 AI 代理同時執行不同任務,開發者可像「任務控制台」(Mission Control)般管理每個代理。
- 自主文件、終端和瀏覽器操作:代理能直接存取代碼編輯區、終端機、Chrome 瀏覽器,涵蓋安裝套件、執行測試,甚至實際操作網頁功能。
2. Artifact 驗證機制
Antigravity 的標誌性創新是「Artifacts」——每個代理任務都會產生透明可核查的成果檔,包括:
- 任務規劃表與執行計畫
- 代碼差異、檔案變動摘要
- 編輯器/瀏覽器即時截圖或錄影
- 測試結果或驗證報告
開發者能一鍵核查代理的每一步行為,極大強化信任感與審核效率。
3. Model-Agnostic 多模型支援
雖然預設 Gemini 3 Pro,但 Antigravity 支援模型切換,包括 Claude Sonnet 4.5 和 GPT-OSS,允許針對任務特性選擇最佳代理「大腦」。
實用應用場景
- 自主規劃全端專案:代理能端到端規劃、分工、執行全棧任務,如 Web、API、資料流。
- 自我修正循環:如果自動測試失敗,代理會回溯原因、自動修改程式碼迭代。
- 瀏覽器自動化驗證:代理真的能「打開瀏覽器視窗」、模擬用戶點擊操作以驗證前端功能。
- 多代理分工協同:複雜專案可同時派遣多個代理解決各自子任務,開發者是「任務指揮官」。
- 跨平台同步:全 Windows/macOS/Linux 覆蓋。
安裝與入門
Step-by-Step 安裝指南
| 步驟 | 操作說明 |
|---|---|
| 1 | 前往官網 antigravity.google 下載安裝檔 |
| 2 | Windows 建議預設 C 槽安裝(避免奇怪登入問題) |
| 3 | 設置 Chrome 為預設瀏覽器(代理自動化高度依賴 Chrome API) |
| 4 | 啟動後點選「Sign in with Google」完成授權登入 |
| 5 | 首次啟動可安裝 Chrome 擴充插件,解鎖瀏覽器自動操作及 Artifact 錄影 |
| 6 | 進入 Agent Manager,開始指派代理與設置工作區 |
| 7 | 完成首次任務後,於側邊欄瀏覽 Artifact 驗證資料 |
| 8 | 可嘗試 CRUD 應用或看板專案,觀察代理任務分裂、自主協調流程 |

圖:Antigravity 起始畫面

圖:切換至 Antigravity 的 Agent Manager 畫面
典型工作流教學
- 新建任務:像 Jira 或 GitHub Issue 一樣描述需求,指派給 AI 代理(可多人代理並行)。
- 代理規劃分工:AI 代理自動列出任務步驟,產生行動方案。
- 自主執行與自動驗證:代理直接在 Terminal、Editor 或 Browser 執行,完成後自動產出 Artifact。
- 人類審核與反饋:你可檢查 Artifact,對於偏差操作可批改或只圈選要修正部分,代理會迭代調整。
- 多代理協同:多代理同步跑不同模組,效率倍增。
- 歷程記錄與回溯:所有操作均有 Artifact 佐證,可完整回查、稽核每一階段。
與主流工具對比
| 功能/工具 | Google Antigravity | Cursor IDE | GitHub Copilot |
|---|---|---|---|
| 代理自主作業 | ✅(多代理自動協作) | 部份(AI自動補完) | 部份(AI補完,無端到端規劃) |
| Artifact 驗證 | ✅(全程可稽核) | ❌ | ❌ |
| 瀏覽器自動化 | ✅ | ❌ | ❌ |
| 模型多樣性 | ✅ Gemini/Claude/GPT | Gemini/Claude/GPT/Grok Code | GPT為主 |
| 安裝彈性 | Windows/macOS/Linux | 各平台 | 線上IDE為主 |
進階閱讀
Vibe Coding 入門:AI 協作、提示式開發與直覺式程式開發 Q&A 全攻略
什麼是 Vibe Coding?2025 年 Vibe Coding 技術,實作心得與部署完整介紹
Vibe Coding 能賺錢嗎?成功產生第一筆訂單,進軍國際案例分享
本文內容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授權 (CC BY 4.0)。
使用者(包含 AI 模型如 ChatGPT)可自由讀取、摘要、翻譯與重寫本文內容,但需註明來源並附上原始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