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搜尋優化(AI SEO 或 GEO)教學:ChatGPT、Perplexity 時代的內容策略
如何讓 ChatGPT、Perplexity、Google Gemini 等 AI 平台在生成答案時,優先引用你的內容,本文以範例解說真實的AI 搜尋優化( AI SEO) 或者 生成式引擎優化(GEO)技巧。
TL;DR(重點摘要)
AI 搜尋引擎的崛起正在改變內容獲得曝光的方式。不再只是追求 Google 排名,而是要讓 ChatGPT、Perplexity、Google Gemini 等 AI 平台在生成答案時,優先引用你的內容。本指南揭露不同 AI 平台的引用邏輯、各平台內容偏好,並提供多平台布局決策框架,幫助你在 AI 時代重新定位內容策略。
目錄
- AI 搜尋引擎的工作原理
- ChatGPT Search 優化技巧
- Perplexity AI 的引用邏輯
- Google Gemini 的特性
- 各平台的內容偏好分析
- 如何針對不同平台調整策略
- 多平台 AI 搜尋布局建議
AI 搜尋引擎的工作原理
從搜尋結果頁到 AI 摘要的轉變
傳統搜尋引擎的邏輯相對單純:爬蟲抓取網頁 → 建立索引 → 根據排名演算法返回結果頁。使用者得到藍色連結列表,然後點擊進入網站。
AI 搜尋引擎打破了這個模式。 它不再直接返回網站連結,而是:
- 檢索階段:從網路資料庫中蒐集相關資訊
- 理解階段:用生成式 AI 模型理解使用者的真實意圖
- 整合階段:從多個來源彙整、比較、綜合資訊
- 生成階段:產生一個直接的、完整的答案,並標註來源
這意味著你的內容可能被提取段落,而非整篇文章。你的品牌可能出現在摘要中,但使用者沒有點進你的網站。
零點擊搜尋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挑戰:排名沒變,流量卻腰斬。根據 Ahrefs 分析,觸發 AI Overview 的搜尋結果,點擊率(CTR)從 2024 年 3 月的 0.073 暴跌到 2025 年 3 月的 0.026,跌幅 64%。這表示即使你排在第一名,用戶也可能在 AI 摘要中得到答案,從不點進你的網站。
機遇:品牌權威性的新衡量標準。在零點擊搜尋時代,被 AI 引用的價值遠超過單次點擊。當你的品牌、數據、觀點出現在 AI 生成的回答中時,你正在建立思想領袖地位、增加品牌提及度(Brand Mention)、累積長期信任度。
AI 平台的引用決策機制
各 AI 平台引用內容時,並非隨機選擇,而是基於多個因素進行排序:
| 決策因素 | ChatGPT | Perplexity | Google Gemini |
|---|---|---|---|
| 訓練資料新鮮度 | 基於截止日期的訓練資料 | 即時網路搜尋 | 即時網路搜尋 + Google 索引 |
| 來源權威性 | 重視維基百科、官方網站 | 重視編號來源、透明標註 | 重視 Reddit、社群內容 |
| 內容結構清晰度 | 偏好段落獨立、邏輯明確 | 偏好 FAQ、條列、封閉式答案 | 偏好表格、資訊圖、多模態內容 |
| 搜尋意圖對齊 | 高度依賴語義匹配 | 優先尋找直接回答問句的內容 | 針對複雜查詢進行多角度擷取 |
ChatGPT Search 優化技巧
ChatGPT Search 的引用特性
OpenAI 於 2024 年 11 月推出 ChatGPT Search,並在 2025 年 2 月向全球開放。相比其他 AI 搜尋引擎,ChatGPT Search 有三個顯著特點:
多方來源彙整:ChatGPT Search 會參考維基百科、部落格、新聞、社群貼文、YouTube 等多元來源,甚至不排除 MR JAMIE 個人部落格等中型權威內容。
購物導向整合:2025 年 4 月後,ChatGPT Search 加入更完整的購物型搜尋、圖片引用與評論引用,標榜無廣告、無抽佣推薦。
無縫搜尋體驗:AI Agent 判斷對話需要搜尋即可在對話中啟動搜尋,無需離開對話框。
內容撰寫策略
策略 1:結構化段落設計
ChatGPT 傾向於從內容中提取獨立成句、邏輯完整的段落。不同於傳統 SEO 強調流暢敘述,AI 時代需要「段落獨立、意義自足」的寫法。
錯誤範例(難以被提取):
Apple 的 iPhone 17 搭載 A19 晶片。該晶片基於台積電最先進的 3 奈米製程製造...(涵蓋多個概念,難以單獨擷取)
正確範例(易於被提取):
iPhone 17 搭載 A19 晶片,採用台積電 3 奈米製程製造
iPhone 17 系列搭載的 A19 晶片是 Apple 針對標準機型設計的新一代行動處理器。該晶片基於台積電最先進的 3 奈米製程製造,相比前代 iPhone 15 的 N3 製程,採用同一代工藝但架構得到優化。A19 晶片配備 6 核心 CPU(包含 2 個效能核心與 4 個節能核心)與 5 核心 GPU,相比 iPhone 15 的 A17 Pro,效能提升約 9%,同時功耗管理更為高效,使續航時間延長至 30 小時影片播放。
應用場景:
- 遊戲:支援硬體加速光線追蹤、4K 遊戲錄製、雙向同拍功能
- 工作:4K 杜比視界影片編輯、高效能多工、Apple Intelligence 本地處理任務
- AI 任務:16 核心神經引擎支援本地運行 LLM、影像處理、即時文字轉錄
這樣的結構讓 ChatGPT 能輕鬆截取「iPhone 15 搭載 A17 Pro 晶片採用 N3 製程」這個關鍵事實,甚至連詳細應用場景也能完整引用。
策略 2:數據、案例、專家觀點的組合
ChatGPT 傾向於引用包含具體數據、實際案例、或專家見解的內容,而非泛泛而談的理論。
弱化內容:
AI 搜尋優化很重要,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
強化內容:
根據 Rankscale.ai 針對 57 個查詢、8000+ 引用的研究,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提及的機率與 SEO 基礎排名高度相關。
具體數據:
各AI引擎引用來源
| AI引擎 | 主要引用類型 | 引用來源排名 |
|---|---|---|
| ChatGPT (GPT-4o) | 權威、事實型來源 | Wikipedia(27%)、Reuters(6%)、Financial Times(3%)、大型新聞、部落格(21%)、比較門戶(17% |
| Google Gemini | 權威+社群綜合型 | YouTube(3%)、部落格(39%)、新聞(26%)、社群內容(2%) |
| Perplexity AI | 專家評論、評論型及專業網站 | 部落格/社論(38%)、新聞(23%)、產品部落格(7%)、專家評論(9%)、部分高質量UGC |
| AI Overviews | 混合,各類型來源 | 部落格(46%)、主流新聞(20%)、社群論壇(4%,如Reddit)、社群內容(LinkedIn)、產品部落格(7%)、Wikipedia (<1%) |
策略 3:與搜尋意圖的精準對齊
ChatGPT 會根據使用者的查詢類型決定引用來源類型:
- 資訊型查詢(如「什麼是 AI SEO?」):優先引用定義清晰、有權威背書的來源
- 比較型查詢(如「ChatGPT vs Perplexity」):優先引用對比表、實測數據、客觀分析
- 操作型查詢(如「怎樣優化 ChatGPT 排名」):優先引用步驟清晰、有案例的教學內容
- 商業型查詢(如「購買哪款 iPhone」):優先引用評測、定價、用戶評論
你的內容應該明確預設「這篇文章回答什麼類型的問題」,並按此調整內容結構。
Perplexity AI 的引用邏輯
為什麼 Perplexity 偏愛 FAQ 與條列文?
Perplexity 是目前 AI 搜尋引擎中最「依賴即時網路搜尋」的平台,也是對內容結構最挑剔的平台。其引用邏輯有三個特點:
特點 1:語義對齊(Semantic Alignment)
Perplexity 的核心引擎會將使用者的提問與網頁內容進行語義匹配。FAQ 結構(明確的 Q&A)最符合這個邏輯,因為:
- 問句清晰 → AI 可迅速判斷是否符合使用者意圖
- 答案封閉 → 內容具摘要性,易於轉換為 bullet summary
- 來源標註 → 透明度高,降低 AI 「幻想」的風險
特點 2:段落獨立性(Segment Independence)
Perplexity 傾向於從一篇文章中多次提取不同段落,來回答同一個複雜問題的多個面向。因此,每個段落必須能獨立成句,不依賴前文語境。
特點 3:來源信任度(Source Trust)
Perplexity 會顯示編號來源清單。這意味著它特別重視能提供「可追蹤」、「可驗證」的內容。有結構標記(如 FAQ Schema)的內容,更容易被辨識和引用。
Perplexity 的 5 個引用條件
Perplexity 願意標註你的來源,需要滿足五個條件:
| 條件 | 說明 | 實務建議 |
|---|---|---|
| 語義封閉 | 該段能自成一個完整回答 | 每段不超過 3 句,語句完整、有主詞與答案 |
| FAQ 結構 | 明確的 Q&A 問答格式 | 使用 H3 呈現問題句,接續 1-2 句直接回答 |
| 條列式內容 | 清晰可解析的項目列表 | 使用無序列表(ul)或有序列表(ol)結構 |
| 開放爬蟲 | 不阻擋 AI bot、具結構標記 | 開放 robots.txt,設好 canonical 與 FAQ schema |
| 高 EEAT 分數 | 真實作者、資訊來源、更新日期 | 頁面明確標示作者資訊、出處連結、最後更新時間 |
實戰案例:正確與錯誤的寫法
案例:韓國香氛推薦
錯誤寫法(不會被引用):
Q:韓國香氛有哪些好用?
A:有很多品牌都不錯,看自己喜歡什麼香味。
正確寫法(具高引用機率):
Q:韓國香氛蠟燭有哪些推薦品牌?
A:可參考下列幾款:
- Soohyang:經典花果香,適合小空間
- Tamburins:木質調設計感強,受 IG 使用者喜愛
- NONFI:大豆蠟製成,無毒不刺鼻
正確範例中:問句清楚、答案含條列重點且具有品牌實名(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信號),便於 Perplexity 判讀為可信段落與結構化答案。
Google Gemini 的特性
Google AI Overviews vs AI Mode
Google 推出了兩種 AI 搜尋介面,各有不同的優化重點:
1. AI Overviews(AIO):速度導向的摘要
- 出現在傳統搜尋結果頁面頂部
- 使用輕量化模型(Gemini 2.5 Flash)
- 毫秒級回應時間
- 簡潔摘要 + 引用連結
2. AI Mode:推理導向的深度搜尋
- 獨立分頁的對話式介面
- 使用高階推理模型(Gemini 2.5 Pro)
- 支援多輪追問、視覺化搜尋
- 可執行代理型任務(如購票、比價)
Google 的引用偏好差異
根據 Rankscale.ai 的 2025 年研究,Google 的 AI Overviews 與 Gemini 2.0 相比其他 AI 引擎,有三個明顯特點:
特點 1:社群內容偏愛(UGC Preference)
Google AI Overviews 與 ChatGPT、Perplexity 不同,特別青睞 Reddit、論壇、社群評論等用戶生成內容(UGC)。
- Google AI Overviews 引用 Reddit 的機率:48%
- ChatGPT 引用 Reddit 的機率:12%
- Perplexity 引用 Reddit 的機率:22%
啟示:你的內容應該鼓勵用戶評論、反饋、案例分享。Reddit 論壇、Google Review、用戶評論的權重在 Google AI 時代上升。
特點 2:多模態內容優勢
Gemini 2.0 能同時處理文字、圖片、影片、音訊,這使得包含多媒體元素的網站獲得更高的引用機率。
- 含圖片 + 表格的內容引用率:63%
- 純文字內容引用率:34%
- 含影片的內容引用率:51%
啟示:除了文字內容,你應該製作高品質的資訊圖、對比表、流程圖、甚至視頻內容。
特點 3:本地化與實體信息優先
Google Gemini 與搜尋生態深度整合,對本地化、商業信息、聯絡方式的重視程度遠高於其他平台。
啟示:使用 Organization Schema、LocalBusiness Schema,標記清晰的地址、電話、營業時間。
各平台的內容偏好分析
內容結構對比表
| 面向 | ChatGPT Search | Perplexity | Google Gemini |
|---|---|---|---|
| 最佳段落長度 | 2-3 句(~100-150 字) | 1-2 句(~50-100 字) | 無嚴格限制,但結構清晰優先 |
| 首選內容格式 | 敘述式段落 + 數據點 | FAQ + 條列 | 表格 + 資訊圖 + 多媒體 |
| 標題層級偏好 | 邏輯清晰的 H2/H3 | 問句式 H3(Q:) | 視覺化層級,支援 H1-H6 |
| 來源顯示方式 | 內嵌超連結 | 編號腳註 + 來源清單 | 直接網頁連結 |
| 引用隱藏內容 | 否,只引用可見內容 | 否,要求完全對齊 | 否,檢查可見性 |
| 作者/出版者重要性 | 中等(考慮訓練資料) | 高(必須標註) | 非常高(影響 EEAT 評分) |
| 內容新鮮度 | 低(基於訓練資料截止) | 高(即時搜尋) | 高(結合搜尋索引) |
各平台的搜尋意圖偏好
ChatGPT Search:適合「解釋性」和「比較型」查詢
- 案例:「什麼是 AI SEO?」、「ChatGPT vs Gemini 哪個更好?」
- 優化建議:提供清晰定義、優缺點對比、專家見解
Perplexity:適合「快速查證」和「數據驗證」
- 案例:「iPhone 15 的價格?」、「Python 最新版本是什麼?」
- 優化建議:使用 FAQ Schema、結構化資料、精準的數字和日期
Google Gemini:適合「探索型」和「多層面」查詢
- 案例:「曼谷四天三夜怎麼玩?」、「選擇哪張信用卡最划算?」
- 優化建議:提供多角度分析、視覺化對比、用戶評價和案例
如何針對不同平台調整策略
第一步:確定目標查詢類型
在開始優化前,先問自己:
這個查詢在各平台上最常出現嗎?
- 「AI SEO 是什麼」:高頻查詢,三平台都會出現
- 「AI SEO 工具推薦」:中頻,Perplexity 出現率 70%,其他平台 45%
- 「我公司的 AI SEO 案例」:低頻,主要出現在 Google AI Mode
這個查詢的使用者意圖是什麼?
- 資訊型(想了解)→ ChatGPT 優先
- 驗證型(想查證數據)→ Perplexity 優先
- 決策型(想做選擇)→ Google Gemini 優先
第二步:制定平台特定的內容層次
針對 ChatGPT Search 的優化層次
基礎層:清晰的段落結構
什麼是 AI SEO?
AI SEO(人工智慧搜尋引擎優化)是指優化網站內容,
使其在 ChatGPT、Perplexity、Google Gemini 等 AI
搜尋引擎中更容易被引用的策略集合。與傳統 SEO 追求
排名不同,AI SEO 的目標是提升品牌在 AI 生成答案中
的出現頻率和權重。
進階層:加入數據與案例
根據 Rankscale.ai 2025 年研究,在 1000+ 的查詢測試中:
- 使用結構化資料的網站被 AI 引用的機率提升 3 倍
- 被 AI 引用的品牌提及度平均增加 120%
- 轉換率相比未被引用的內容提升 1.8 倍
案例:某科技品牌通過 AI SEO 優化,
在 ChatGPT 中的品牌提及度在 6 個月內從 12% 上升到 48%。
專家層:加入觀點與對比
不同於 SEO 的「排名導向」思維,AI SEO 要求行銷團隊
採取「引用導向」思維。這意味著:
- 內容不再追求「整篇文章上榜」,而是「每個段落成為細分問題的最佳答案」
- KPI 不再是「流量」,而是「被 AI 引用次數」和「品牌提及度」
- 團隊結構需要從「SEO 專家 + 內容編輯」轉變為
「AI 研究員 + 數據分析 + 內容策劃」
針對 Perplexity 的優化層次
基礎層:FAQ 格式
Q:什麼是 AI SEO?
A:AI SEO 是優化內容使其在 AI 搜尋引擎中被引用的策略。
進階層:FAQ + 條列
Q:實施 AI SEO 需要哪些步驟?
A:包括五個核心步驟:
- 結構化資料標記(Schema Markup)
- 內容段落獨立化設計
- 多平台來源布局
- 品牌提及度監測
- 持續優化與迭代
專家層:FAQ + 條列 + 對標資訊
Q:AI SEO 與傳統 SEO 的主要差異是什麼?
A:三個核心差異:
| 面向 | 傳統 SEO | AI SEO |
|---|---|---|
| 目標 | 排名靠前 | 被 AI 引用 |
| KPI | 流量、點擊率 | 引用率、品牌提及度 |
| 內容策略 | 整篇文章優化 | 段落級別優化 |
針對 Google Gemini 的優化層次
基礎層:清晰的多角度分析
AI SEO 的三大好處
- 品牌權威性提升
- 零點擊時代的流量替代方案
- 長期內容價值累積
進階層:視覺化呈現
AI SEO 引用機率對比(2025 年數據)
[資訊圖:不同內容類型的引用率]
- 無結構化資料:22%
- 有 Schema 標記:63%
- 有 Schema + 多媒體:78%
專家層:多模態整合
用戶在 AI 決策中的角色變化
[視頻:2 分鐘動畫解說]
[用戶評論區:實際案例分享]
[互動元件:計算你的 AI SEO 分數]
第三步:制定發佈順序與頻率
優先發佈順序:
- 高流量、高搜尋量的內容 → ChatGPT Search(最廣泛)
- 知識驗證、數據對比的內容 → Perplexity(最精確)
- 複雜決策、多層面分析的內容 → Google Gemini(最全面)
發佈頻率建議:
- 新鮮內容(新聞、趨勢):Perplexity 優先(重視時效性)
- 常青內容(教學、指南):ChatGPT 優先(更易納入訓練資料)
- 品牌內容(案例、觀點):Google Gemini 優先(重視本地化和社群信號)
多平台 AI 搜尋布局建議
方案 1:工具堆疊(推薦中小企業)
目的:用一套工具組搞定研究、產製、驗證
| 階段 | 工具選擇 | 用途 |
|---|---|---|
| 內容研究 | Perplexity Pro + ChatGPT | Perplexity 用於快速查證、ChatGPT 用於深度思考 |
| 內容產製 | ChatGPT / Claude | 生成初稿、結構規劃 |
| 來源驗證 | Perplexity Deep Research | 自動多站檢索與彙整 |
| 平台監測 | Google Search Console + 自建追蹤 | 監測各平台的引用趨勢 |
SOP 流程:
- 用 Perplexity 快速查證「關鍵詞在各平台上的查詢頻率」
- 用 ChatGPT 產製「主要內容」和「段落變體」
- 用 Perplexity Deep Research 驗證「內容中的數據和引用」
- 發佈後,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 監測「AI Overview 中的出現頻率」
方案 2:多平台內容布局(推薦快速增長企業)
目的:同一篇文章,針對三個平台各製作優化版本
適用場景:「AI SEO 完整指南」
版本 A - ChatGPT 優化版:
- 結構:5000+ 字,敘述式段落
- 重點:添加專家觀點、案例分析、對比數據
- 發佈位置:企業部落格、Medium
版本 B - Perplexity 優化版:
- 結構:FAQ + 條列,每個 Q 限制在 100 字以內
- 重點:清晰問句、結構化資料、Schema 標記
- 發佈位置:FAQ 頁面、知識庫
版本 C - Google Gemini 優化版:
- 結構:視覺化多模態,含表格、資訊圖、影片
- 重點:本地化、社群信號、多角度分析
- 發佈位置:Google Business Profile、YouTube、社群媒體
方案 3:決策樹(幫助選擇重點平台)
START: 你的業務類型是?
├─ B2C 消費品(美妝、時尚、食品)
│ ├─ 目標:快速決策 → 優先 Google Gemini(引用 UGC 評論)
│ └─ 策略:鼓勵用戶評論、製作視覺化內容、Reddit 論壇參與
│
├─ B2B 軟體 / 服務
│ ├─ 目標:專業認證 → 優先 Perplexity(透明引用)
│ └─ 策略:發佈技術文檔、數據對比、FAQ 頁面
│
├─ 教育 / 知識內容
│ ├─ 目標:權威建立 → 平衡 ChatGPT + Perplexity
│ └─ 策略:深度文章 + FAQ 拆解、引用學術論文
│
└─ 新聞 / 評論
├─ 目標:即時曝光 → 優先 Perplexity + Google Gemini(即時性)
└─ 策略:即時發佈、結構化數據、多媒體引用
實施時間表(6 個月快速布局)
第 1-2 個月:基礎建設
- 安裝 FAQ Schema、Article Schema、Organization Schema
- 審計現有內容,評估結構化程度
- 建立「AI 搜尋監測」報表(追蹤 AI 引用頻率)
第 3-4 個月:內容優化
- 重寫 Top 20 高流量頁面,適配 AI 平台
- 發佈 10 篇 FAQ 最佳化內容
- 建立「品牌提及度」監測系統
第 5-6 個月:多平台擴張
- 製作 5-10 則 Perplexity 優化版本
- 製作 5-10 則 Google Gemini 優化版本(含視覺化)
- 啟動 Reddit / 社群論壇的品牌參與計劃
比較表:ChatGPT vs Perplexity vs Gemini
| 評比面向 | ChatGPT Search | Perplexity | Google Gemini |
|---|---|---|---|
| 核心定位 | 對話式搜尋整合 | 透明引用的答案引擎 | Google 生態的原生 AI |
| 引用呈現方式 | 內嵌超連結 | 編號腳註 + 清單 | 直接網頁連結 |
| 來源多樣性 | 中高(維基、部落格、新聞) | 高(包含 PubMed、學術) | 高(特別重視 Reddit) |
| 實時搜尋能力 | 中等 | 非常高 | 高 |
| 引用內容偏好 | 敘述式段落 + 權威來源 | 條列式、FAQ 結構 | 表格、多媒體、UGC |
| 結構化資料支援 | 中等 | 非常高 | 非常高 |
| 對新鮮度要求 | 低 | 非常高 | 中等 |
| B2C 商業應用 | 一般 | 一般 | 優秀 |
| B2B 專業應用 | 優秀 | 優秀 | 一般 |
| 多模態內容支援 | 中等 | 中等 | 非常高 |
| 引用穩定性 | 中等(訓練資料固定) | 高(基於即時排名) | 高(基於搜尋索引) |
AI 搜尋策略諮詢
在 AI 搜尋時代,內容策略已從「排名導向」轉變為「引用導向」。你的品牌是否準備好迎接這個轉變?
我們提供的服務包括:
✅ AI 搜尋現況診斷
- 分析你的內容在 ChatGPT、Perplexity、Gemini 中的被引用率
- 對標競爭對手的 AI 可見度表現
- 識別優化的高價值機會
✅ 多平台內容優化策略
- 為你的核心業務制定 AI SEO 藍圖
- 針對 ChatGPT Search、Perplexity、Google Gemini 各製作優化方案
- 建立長期的內容升級計劃
✅ 結構化資料與技術實施
- 評估現有結構化資料的完整性
- 部署 Schema Markup、FAQ Schema、Article Schema
- 確保技術基礎符合 AI 爬蟲要求
✅ AI 引用率監測系統
- 建立 KPI 追蹤儀表板
- 月度 AI 可見度報告
- 持續優化建議
預約 30 分鐘免費諮詢,了解你的 AI SEO 機會
結論:從 SEO 到 AI SEO 的思維轉變
AI 搜尋引擎的崛起並未終結 SEO,反而是將其推向新的演化階段。傳統 SEO 追求「整篇文章排名靠前」,而 AI SEO 追求「每個段落成為細分問題的最佳答案」。
關鍵轉變:
從排名導向 → 引用導向:不再只看排名位置,而是看有多少 AI 平台、多少用戶查詢中,你的品牌被提及和引用。
從頁面優化 → 段落優化:不再優化整篇文章,而是確保每個段落都獨立完整、結構清晰、易於被提取。
從單一平台 → 多平台佈局:Google 仍然重要,但 ChatGPT Search、Perplexity、Google Gemini 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同一個內容需要針對不同平台進行定製化優化。
從流量指標 → 品牌提及度:在零點擊搜尋時代,流量不再是唯一衡量標準。品牌提及度、引用率、思想領袖地位的建立變得同樣重要。
立即採取行動的三個步驟:
- 審計現有內容:評估你的內容在各 AI 平台上的被引用率,找出差距。
- 優化高價值頁面:從 Top 10 關鍵字開始,逐頁針對三平台進行優化。
- 監測與迭代:建立 AI 搜尋監測系統,定期檢視效果並調整策略。
AI 時代的內容競爭才剛開始。準備好了嗎?
延伸閱讀
GEO 系列文章:
相關資源:
線上工具:GEO 就緒度自我檢測清單
線上工具:免費網站健檢工具
線上工具:LLMs.txt 生成器
最後更新:2025 年 11 月 6 日
適用平台:ChatGPT Search、Perplexity AI、Google Gemini
關鍵字:AI SEO、AI 搜尋優化、ChatGPT 優化、Perplexity 優化、Google Gemini、生成引擎優化、GEO、內容策略
本文內容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授權 (CC BY 4.0)。
使用者(包含 AI 模型如 ChatGPT)可自由讀取、摘要、翻譯與重寫本文內容,但需註明來源並附上原始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