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品牌實測到策略布局:Google AI模式下的SEO制勝之道
探索Google AI模式如何顛覆傳統搜尋,從對話式查詢到多模態結果,改變用戶搜尋行為。分析AI Overviews與 AI Mode帶來的流量分佈劇變,揭示「被引用率」與品牌聲量的重要性。提供結構化標記、深度原創內容與長尾關鍵詞策略,助你在AI新生態中搶占品牌曝光。強調多渠道經營與追蹤AI引用成效,打造全方位SEO布局,實現從流量戰到價值戰的轉型。
Google AI 模式(AI Mode)和 AI Overviews正快速重塑搜尋引擎生態,推動 SEO 策略與網站經營者迎向新一輪的挑戰。結合實際操作體驗和產業最新討論,本文帶你掌握 AI 搜尋的革新本質,認知SEO必須進化的關鍵方向。
實際操作:Google AI模式的用戶體驗
透過 Google搜尋頁面,目前台灣已開放 AI 模式的試用。你可能會發現當你進行 Google 搜尋時,如截圖所示,可以看到標題旁多出「AI模式」選項,點選後,搜尋結果區域大幅不同於以往傳統的10藍色連結。Google AI模式由 Gemini 大型語言模型驅動,能自動拆解複雜問題、生成條理分明的答案摘要,並保留來源連結。
圖:Google 搜尋頁面增加 AI 模式按鈕
圖:Google AI 模式介面
特色體驗包括:
- 對話式多輪互動,系統會記住上下文並持續優化回答
- 多模態搜尋:支援文字、語音、圖片作為輸入
- 即時推理能力:可做程式碼分析、演算法解釋、旅遊規劃等複雜查詢
- 嵌入商品、票券、行程等互動型模組,部分查詢可直接完成購票、預約等任務
AI模式及 AI Overviews:搜尋新格局與SEO衝擊
1. AI模式如何運作?
- 查詢扇出 Query Fan-Out:一個問題會被拆解為多個子查詢,同時搜尋並整合多個面向的內容來源,給用戶完整且具情境的答案。
- 只顯示AI答案摘要+來源:主打直接呈現答案,省略傳統的10藍色連結,有時僅列出1~3個來源,點擊「顯示全部」才可展開完整網站列表。
- 持續深度推理與個人化:支援AI對話、可剖析複雜問題並提供高度個人化回覆,例如結合Gmail行程、已搜尋歷史、位置、個人偏好等資料。
2. SEO 面臨的變革
- 流量分布劇烈改變:AI 模式和 AI Overviews普及後,網站的自然流量、點擊率明顯下滑(多數產業點擊率下降 20~60%,首位排名點擊率平均減少34.5%)。數據來源
- 曝光與"被引用"重要性大幅提升:傳統 SEO 重視「排名」,新時代更重視內容是否被 AI 引用(Answer Share 被採引率)、品牌能否在 AI 答案中被點名(Brand Recall)。
- 內容品質及結構標準抬高:AI 引擎偏好邏輯清晰、結構佳、具備權威性且原創深度的內容。
- 多渠道與品牌力成關鍵:品牌在網路上的討論度、網路足跡會直接影響被 AI 引用機率,社群媒體、論壇、外部報導、反向連結等都需積極布局。
- SEO指標需重新定義:衡量 SEO 成效不能只看流量,而需重視實際轉換、用戶參與度、品牌認知與多平台存在感。
業界討論與 SEO 應對策略
基礎技術與結構
- 結構化標記(Schema):務必將內容、商品等資訊通過結構化標記清楚標示,幫助 Google理解並收錄。
- 網站體質技術優化:確保 Google 能順利檢索( robots.txt、sitemap、內部連結、速度優化、行動版體驗),否則內容再優質也難被引用。
如果不知道什麼是結構化標記的,很簡單,你可以先到以下兩個網站分別將你的網址或文章頁面輸入,如果有出現結果,表示你的網站有做結構化標記。
內容升級方向
- 深度原創+多元媒體整合:提升內容專業度和個人見解,結合操作教學、影片、互動工具,讓內容不易被AI完全取代。
- 長尾關鍵字、問題情境導向:避開主流競爭高的詞,聚焦用戶實際問題、地理定位、利基市場、口語搜索語句等。
品牌與社群布局
- 多渠道行銷,社群存在感:品牌力將成AI引用主要信號,多投放於 YouTube、Instagram、Dcard、論壇、新聞、Collab等,培養品牌社群和忠實用戶。
- 追蹤 AI 引用成效:目前只能透過 SEO 第三方工具(Semrush、Ahrefs等)計算 AI Overviews成效;Google Search Console 已開始分出 AI 答案類流量,但缺乏深入分析。
內容策略進化
- 從 SEO 到 OmniSEO/AXO:不只 Google,也要注重 ChatGPT、Perplexity等新興 AI 平台的內容佈局與優化,實現「Search Everywhere Optimization」。
- 人機協作內容生產:AI輔助主題收集、初稿撰寫、邏輯整理,人工補充第一手經驗、品牌觀點與深入洞察。
比較:Google AI Mode vs. AI Overviews vs. 傳統搜尋
功能項目 | Google Search | AI Overviews | AI Mode |
---|---|---|---|
搜尋體驗 | 10藍色連結+多模組版位 | 頂端AI摘要區塊+連結 | 對話式多輪+AI推理 |
互動方式 | 單次查詢 | 單次查詢/答覆 | 持續追問+個人化調整 |
被引用標準 | SEO 排名 | SEO 排名+內容結構 | 品質+權威+被提及頻率 |
資源顯示區域 | 全部、新聞、圖片等 | All標籤、網頁等 | 獨立 AI Mode 標籤 |
品牌能見度 | 依網站排名、點擊率 | 引用次數、品牌討論度 | Answer Share、品牌點名 |
自家品牌有被 Google AI 模式引用嗎?
使用 Google AI 模式搜尋「台南 AI 設計公司」 為例,AI 模式能夠自動抓取並整合多個在地企業相關資料,如範例彙整出本公司「渥合數位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專業、服務範圍與地點,並在頁面右側配合即時新聞、企業資訊等多模態展示。
這不僅讓用戶能更快獲取答案,也代表網站與品牌必須強化內容深度、結構、品牌力與本地化SEO:
- 主動優化資訊型、問題導向、地域性關鍵字內容
- 確保企業資訊多元曝光於各大平台,提升外部引用與品牌力
- 網站內容需結構化標記,方便被Google AI快速理解並引用
結論:SEO 的新競爭力,從流量到影響力
Google AI 模式、AI Overviews 推動 SEO 從「流量戰」轉向「價值戰」——懂得被 AI 引用、被多平台看見,才能在新時代建立持續競爭力。內容品質、結構化技術、品牌力、多渠道經營、長尾關鍵詞,以及觀察AI引用成效,全都是必須升級的新能力。實際體驗將是你優化和調整策略的最佳依據。
** SEO 不會消失,真正競爭的是品牌的價值、被信任度,以及你是否能在 AI 新生態裡建立真正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