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app其實都不貴,但是有可能花了錢買回來,發現不如預期,雖然是小錢但是還是會有覺得花冤望錢的感覺,但時常常試玩一些免費版的app,使用後也是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很想去購買完整版,可是也不知道完整版是否真的能有價值,那你該決定怎麼作呢?以下這篇文章,提出了幾個讓你決定的方式,我幫各位做個重點摘要
原文出處 首先在看一個app 要先閱讀他的功能特色跟優點強調 這部分在描述的地方通常都會註明升級版的特色,作者說只有0.99美金的app 有可能只是說沒有廣告呈現這樣的特點,他也會購買,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價格真的是很便宜,當然超過預算的,如果是有個不一樣全新的功能,那也是可以決定是否購買的因素。 看買過朋友的評論 這邊有提到許多朋友會在app評論區做評論,但是評論不一定是這app不好,有可能是某個device 沒有被支援,所以下載下來後發現不能用,而來這裡抱怨,這邊可以提供一些資訊讓你去做判斷,另外你也可以看看該開發者其他有開發過的app,看看其他作品別人對他開發作品的評論,也可以讓你有多點信心去購買這個app。 直接買直接試 因為買app可以退貨退款,所以你可以先試用,針對android market,現在叫做google play的使用者,退款只能在15分鐘內,所以如果您能在12~13分鐘內決定是否保留這app,那就這樣做吧,apple store 可能還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讓你去考慮,對於某些小工具或像是桌面壁紙這種美工類的app,可能可以讓你很快就做決定,這是一個好的方式,不過在台灣android market 根本不能購買付費的作品,所以到是不用擔心,只是這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尋找網上的評價與討論 我想這邊就是希望大家多做功課了,如果你真的喜歡這app,做點功課是必需的。 問問朋友吧或社群的意見 朋友的意見是比較中肯的,所以多聽聽朋友的意見,當然你也可以透過 facebook 或 twitter 來問問相關朋友的看法 等促銷吧 有些app會提出限時免費或降價的動作做促銷,這時候你就可以撿便宜了,另外有些網站像是FreeAppADay and AppShopper 也可以提供一些不錯的app 訊息讓你參考。
1 評論
Chomp是什麼? 為什麼他會獲得apple 投資5000萬美元呢?
我想各位如果有在使用Apple store一定會發現,要找尋一個app 似乎輸入關鍵字,他並不能隨心所欲的出現你想要搜尋的app,除非你知道那個app叫做什麼名字,否則要找到該app是一件不怎麼簡單的事,且常常看到該app icon 也不知道他是做什麼用的,是不是名字跟我們想找的app是一樣? 也因此,Chomp 這家新創兩年的公司針對app的搜尋引擎服務就產生了,這個服務針對了apple store, iphone/iPad 以及 Android 都有提供搜尋服務,他的特色是可以以app名字,主題方式或功能相關的關鍵字來作搜尋並以大圖示排列的方式去呈現搜尋結果,比如你可以搜尋 通訊軟體關鍵字 “chat",這樣會出現相關通訊功能的app,每個app也會顯示他的價格跟評價狀況,你按該app下方也會出現該app的內容資訊跟評論,以及可以連結到apple store 去下載。 Chomp 搜尋不只是可以在網站上搜尋,網址是 http://chomp.com/ ,也可以在apple store上下載chomp app。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根據筆者本身操作結果,似乎還未能支援中文搜尋,以中文關鍵字搜尋,似乎還無法找到相關app,但是如果是符合該app的中文名稱,是可以被搜尋出來的,我想Apple 資助這家公司後,這些服務應該都會慢慢的出現吧,我們拭目以待。 看看以下來自 中央社的報導
全文連結請按此 任職於谷歌(Google)東京辦公室的亞太區行動產品行銷經理海華德(Ryan Hayward)今天來台,分享谷歌對於行動上網市場的調查 海華德表示,台灣的智慧型手機用戶隨時隨地都在用手機,且最多是在家中(占64%),以及工作場所(占50%)使用,顛覆了外出使用手機頻率最高的印象,而且喜歡同時使用其他的多媒體,所以在使用手機時,大部分還有另一個裝置是開著的,或是在看書、雜誌等。 文章還有說明谷歌統計台灣智慧手機的擁有者平均使用25個應用程式,其中有8個是付費應用程式,而48%的人表示未來會使用更多應用程式。 這以上的趨勢代表著台灣資訊取得習慣的改變,未來更多的應用會逐步出現,app程式開發的市場不容小覷,有心發展的業者,的確是需要好好規劃一下,但是設計思維不能以產品為主,需要加入更多創意的元素,這樣消費者會更願意將您的應用程式留在桌面,會比傳統廣告更能長期吸引人當然某些大型業者比如IKEA,最近筆者下載了一個IKEA ipad 版的線上型錄,對ㄒㄧ我喜歡逛這賣場的人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可以快速的瀏覽想要的產品,且在家就可以作購買前的思考,且可以跟家人討論,這是我以前認為型錄不見得有市場的思想顛覆。這樣的app不用作太多的互動元素,非常好開發,值得一些類似的業者借鏡。 1235期,這期商業週刊以憤怒鳥為主題,報導芬蘭Nokia 隕歿,憤怒鳥崛起, 代表另一個希望的開始,什麼樣的希望?軟體取代硬體製造思維。 其實,這是遲早的事,三年多前當所有的矽谷開始蓬勃發展app 產業時,台灣這邊是毫無動靜的,長期微軟為主體的軟體發展業,讓大家不對軟體感到任何的重視,他總是硬體搭配的一部分,硬體很重要,但是,軟體更是重要,長期偏頗的思維,讓軟體業在台灣發展困難,最近更有消費者針對app 消費者七天鑑賞期,槓上google ,google 卻對台灣的反擊有所堅持,google認為,在15分鐘內,大概已能知道這軟體是否適合你了,我想可以先了解的是,大家要先了解什麼是app,app是一種應用程式,而目前廣泛被應用在手持裝置或網站平台內的一種小程式,他是一種讓生活更便利的小程式,目前由蘋果創早出來的App sotre 已經有六十萬多支的程式,各個各樣的應用都有,這樣的程式數量是不斷的被擴張,與生產設計出來,其實每一隻程式都使用七天後再來退費,那真的是會不利軟體業發展,這種新的消費模式,消費者本身當然要做好更多的研究再來選擇,反而是比較正確的做法,這裡面有好的程式也有很爛的,基本上在售價上盡量是以低價為主,主要是能讓人以便宜或免費的價格去取得適合自己的應用程式,方便生活應用,這也是蘋果創造出來的另一種經濟,實在是很令人佩服,如果你使用過蘋果電腦,你會發現他們在產品發展一致性的策略,你不會常常因為版本不同去適應各種新的介面,你可以很容易的安裝好一個軟體,你也比較不效擔心中毒的問題,硬體的效能也很優越,買一台其實用很久了,唯一是貴了點。 但是隨著蘋果策略的改變,其實應該說的是他們已經認為他們準備好了,他們的軟體內容夠多,硬體可以降價了,把硬體普及化然後去賺軟體的錢,這是最快的方式,蘋果是一家軟硬通吃的公司,也是一個鴨子滑水讓你敬佩的公司。 2000年網路泡沫化的狀況是硬體未能普及,寬頻設施與無線上網環境條件差,造成網路業泡沫,是軟體不好嗎? 應該說的是,時機不對,現在網路還會泡沫嗎?我認為是不會的,因為這時候時機已經成熟了,那麼app 的市場呢? 當然,你只要判斷你周遭的使用者是不是都開始轉用智慧型觸控手機,是不是越多人,人手一台平板電腦,那你就知道app這商機是否不該再去錯過了。 台灣很有硬體實力,軟實力也不差,但是整合的人太差,力量太分散,也不夠投入,現在補習班或政府才開始開app的程式設計訓練課程,是不是稍稍晚了一點呢? 開發APP 應用程式來行銷產品或自家公司的服務是目前最火紅的趨勢,手持式裝置的市場成長有越來越快,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大廠,與通信業者合作綁約配合搭配硬體免費或低價的方式,確實讓許多人都換上了智慧型手機,你下載了什麼app,你的app有怎樣的功能與服務,可以怎樣便利你的生活,滿足您怎樣的需求呢?
這是一個可以無限發想且實踐夢想的時代,我認為這市場一定是會越來越蓬勃,網路加上App ,資訊會越來越豐富,如果你是業者或創業者,你要怎樣掌握這一波行銷趨勢呢? 我提出幾個可以發展的方向供各位參考,大家一起集思廣益 1.華文出版市場 2.台灣旅遊導覽~陸客自由行商機 3.歌手發片前行銷 4.簡單小遊戲 5.產品優惠折價券團購促銷 6.APP網路商城 7.生活資訊整合 8.軟硬體搭配~比如配合醫療設備 9.還有呢?VR (擴增實境) LBS (Local Based Service 在地資訊服務)........ 我想還有很多,靠你的想像吧! |
文章
一月 2019
關於渥合數位網誌分享數位行銷與應用趨勢以及網路之間的各式商業服務與創新模式 全部分類文章
全部
網路團購發展服務 on Face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