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期,這期商業週刊以憤怒鳥為主題,報導芬蘭Nokia 隕歿,憤怒鳥崛起, 代表另一個希望的開始,什麼樣的希望?軟體取代硬體製造思維。 其實,這是遲早的事,三年多前當所有的矽谷開始蓬勃發展app 產業時,台灣這邊是毫無動靜的,長期微軟為主體的軟體發展業,讓大家不對軟體感到任何的重視,他總是硬體搭配的一部分,硬體很重要,但是,軟體更是重要,長期偏頗的思維,讓軟體業在台灣發展困難,最近更有消費者針對app 消費者七天鑑賞期,槓上google ,google 卻對台灣的反擊有所堅持,google認為,在15分鐘內,大概已能知道這軟體是否適合你了,我想可以先了解的是,大家要先了解什麼是app,app是一種應用程式,而目前廣泛被應用在手持裝置或網站平台內的一種小程式,他是一種讓生活更便利的小程式,目前由蘋果創早出來的App sotre 已經有六十萬多支的程式,各個各樣的應用都有,這樣的程式數量是不斷的被擴張,與生產設計出來,其實每一隻程式都使用七天後再來退費,那真的是會不利軟體業發展,這種新的消費模式,消費者本身當然要做好更多的研究再來選擇,反而是比較正確的做法,這裡面有好的程式也有很爛的,基本上在售價上盡量是以低價為主,主要是能讓人以便宜或免費的價格去取得適合自己的應用程式,方便生活應用,這也是蘋果創造出來的另一種經濟,實在是很令人佩服,如果你使用過蘋果電腦,你會發現他們在產品發展一致性的策略,你不會常常因為版本不同去適應各種新的介面,你可以很容易的安裝好一個軟體,你也比較不效擔心中毒的問題,硬體的效能也很優越,買一台其實用很久了,唯一是貴了點。 但是隨著蘋果策略的改變,其實應該說的是他們已經認為他們準備好了,他們的軟體內容夠多,硬體可以降價了,把硬體普及化然後去賺軟體的錢,這是最快的方式,蘋果是一家軟硬通吃的公司,也是一個鴨子滑水讓你敬佩的公司。 2000年網路泡沫化的狀況是硬體未能普及,寬頻設施與無線上網環境條件差,造成網路業泡沫,是軟體不好嗎? 應該說的是,時機不對,現在網路還會泡沫嗎?我認為是不會的,因為這時候時機已經成熟了,那麼app 的市場呢? 當然,你只要判斷你周遭的使用者是不是都開始轉用智慧型觸控手機,是不是越多人,人手一台平板電腦,那你就知道app這商機是否不該再去錯過了。 台灣很有硬體實力,軟實力也不差,但是整合的人太差,力量太分散,也不夠投入,現在補習班或政府才開始開app的程式設計訓練課程,是不是稍稍晚了一點呢?
0 評論
發表回覆。 |
文章
二月 2018
關於渥合數位網誌分享數位行銷與應用趨勢以及網路之間的各式商業服務與創新模式 全部分類文章
全部
網路團購發展服務 on Facebook |